2月26日,阿里將全資收購餓了么的消息鬧騰了一下午,消息稱3個月內阿里將按9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多家媒體獲得的消息均確認了這一事實。
據多家媒體報道,此次收購完成后,餓了么將與阿里旗下口碑、盒馬進行整合,全面進軍“餐飲新零售”、“外賣界”和“三公里配送”。
而餓了么被阿里收購為阿里餐飲新零售的布局,最有可能是與口碑進行整合。這一點,從去年阿里的10億美元入股就已明確“口碑專注到店,餓了么專注到家”的業務分工。此次餓了么被全資收購后,“專注到家”的分工無疑會繼續深化。
等到這場收購塵埃落定,仍有幾個焦點需要關注:
· 阿里系“口碑+餓了么+百度外賣”組合,1V3之下的美團將何去何從?
· 餓了么局中局之后,阿里真正的對手始終是騰訊,新零售將是兩者2018年最大的戰斗陣地。
美團VS“口碑+餓了么+百度外賣”組合
曾經各自為政的三個對手,如今捆綁在一塊,美團面臨著1V3的局面,兩組數據或許可以一定程度上描述目前1V3局面的情況。
阿里舞劍,意在騰訊
阿里的新零售有四路大軍:服裝百貨,目前是天貓和銀泰在探索實踐;電器方面,天貓和蘇寧已聯手;快消食品生鮮方面,天貓超市、淘鮮達、盒馬鮮生以及大潤發會支撐這一路;口碑則是以餐飲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如今再加上餓了么這一先鋒。
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意圖主要是進一步布局新零售。
餓了么龐大的蜂鳥配送大軍,作為各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運力,300萬注冊的蜂鳥配送員將成為阿里新零售帝國中最重要的物流末端配送力量,為阿里新零售“1號工程”盒馬鮮生以及其投資的一眾商超提供即時配送服務,而這,將大大提升阿里整個新零售的運作效率。
這些物流末端配送力量,會像毛細血管一樣,幫助阿里探索更廣更深的領域,將對阿里的新零售帝國產生戰略意義。
過去的兩個月,騰訊——人們印象中的那個社交平臺、游戲公司——對實體商業領域頻繁大手筆出擊,對早在2016年10月就已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阿里步步緊逼。
2017年末到2018年初,兩個月的時間里,騰訊先后戰略投資了萬達商業、家樂福中國、永輝超市及其子品牌超級物種、男裝品牌海瀾之家以及步步高商業連鎖;時間線再往前撥一年,則幾乎全部是阿里砸錢的身影——銀泰、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還有在商超領域公認的老大高鑫零售。
中國零售就是阿里和騰訊兩個陣營,各自的隊伍越來越龐大。
說到底,餓了么和美團分別是阿里和騰訊的打手,新零售領域,最終還是阿里和騰訊的戰爭。
互諾科技成立于2000年,是中國領先的整合式互聯網應用服務商,國家認證“雙軟”及“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始終致力于創造專業化、個性化、品牌化的網絡服務。目前,互諾的核心產品包括“互諾云建站系統、QDShop商城系統、QDMall商城系統、手機APP應用開發、微信小程序開發、域名注冊、企業郵箱、虛擬主機等多項互聯網應用服務。成立至今服務超過20000家企業客戶,完成項目案例30000多個,擁有2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及多項專利認證,總部設立在廣州,并分別在上海、深圳、佛山、東莞等地成立分公司。
互諾先后為清華大學、恒大地產、藍月亮、深糧集團、創維、長虹、日豐企業集團、國藥集團、TCL集團、星藝集團等3000家大型品牌、事業單位20000多家企業提供互聯網業務服務,互諾完善的項目管理流程,通過十大管理模塊,嚴格把控項目進度與質量監控加上過硬的技術實力獲得客戶的一致贊譽。